给孩子们一生受用的东西——刘校长接受海峡导报记者专访
那天,在绚烂的阳光中,走进厦门六中,映入眼帘的景致很美,不论是位于厦禾路的初中部,还是位于仙岳山麓的高中部。
400米标准的塑胶运动场上,坐着一群群上完体育课后小憩的孩子,一个个笑靥如花;校园雕塑、绿化景观、休闲庭院、地理园下沉式广场,布设巧妙,名人名言牌匾、学生书画美术作品点缀其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水乳交融。
1008个座位的至善大礼堂、可同时提供近2000人就餐的食堂,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健身房、体操房等一应俱全的体育馆,设施完备的可供2700名学生住宿的宿舍楼、附设天文馆的实验楼、静谧的图书馆、明亮的学生活动中心,都让人目不暇接。
驻足聆听,耳边飘过的不仅有钢琴声,还有歌声、笑声……在这个快乐洋溢的校园里,导报记者和厦门六中现任校长刘卫平有了一次对话。
刘卫平 厦门六中校长,中学特级教师,福建省优秀校长,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特级教师协会会长,集美大学、福建电视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
创造教育是六中发展突破口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您的名字是和集美中学联系在一起的。听说您1999年参加厦门市组织的全国招聘中学校长的考试,以第一名成绩被录取后,在集美中学工作了12年。而今作为厦门六中校长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您感觉有何不同?
刘卫平:从2000年初担任集美中学校长,到我离任,共12年。这是我人生最年富力强的12年。在这12年里,增加了很多人生的历练。在这12年 里,我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陈嘉庚,他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应该说,我的教育认识是在这12年中丰富起来的,这是我到新的工作岗位的财富和底气。
到六中后,大的教育环境没有变,因为都在厦门市,但毕竟换了一个单位,两校的底蕴、文化、历史、现状还是有一些不同,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六中的孩子更活泼一些,民主意识更浓一些,也很敢于表现自己。家长对学校的关注度更高一些。六中有才能的教师不少,六中的教师很敬业、很拼——— 这是六中的传统。这些都是我做好六中工作的有利条件。
两校遇到的问题也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生源的结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评价的束缚、德育的瓶颈等。
记者:看来教育都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厦门六中也是一所老牌的省一级达标校,其在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方面有口皆碑。您如何看待创造教育?您认为中学时代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刘卫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六中的起步是素质教育,其突破口就是创造教育。后来,也就是1995年开始了艺术教育的探索,应该说,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席之地。
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历来在我国的教育中比较薄弱,国家教育纲要一直在提倡,应该说,六中的前几任领导很有前瞻眼光,比较敏锐地看到了教育的问题,发现了学校发展的契机,行动得比较早,这是六中今后必须坚持的道路。
中国要由制造大国走向创造大国,其创新能力必须从教育入手。做题、考试只能培养会记忆的民族,而不能培养会思维、创造的民族。而艺术教育则是培养心智,丰富想象、情感不可缺少的。两者兼顾,长期坚持,对学生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今年4月份,六中的教代会把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写进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今后,我们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大的平台,在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上有更大的 发展。比如,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智慧为核心,逐步减少、改掉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讨论、触摸、动手、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其次, 创造教育和艺术教育进课堂,集合高校和家长的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和教育手段;第三,做好相关的制度建设;第四,经常性地做好科技艺术的相关活动,不断地激发 学生的兴趣。
艺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记者:厦门六中在艺术教育方面的成果的确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听说学校的钢琴搬到了大厅,学生可以随意使用?
刘卫平:六中的舞蹈取得了许多骄人战绩,仅这个学年,就先后在全国、省、市获得了五个一等奖和第一名。明年,学校至少有一个节目代表厦门参加全国 中学生艺术展演。群体性的艺术活动也丰富多彩,音乐广场、艺术节、歌咏比赛、毕业专场等都深受学生喜爱。艺术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不可或缺。
学校的所有设施都是为师生服务的,与其放在仓库里任之尘封,还不如让师生用。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设了开放式图书馆,陈列了50多种杂志和50多种 报纸,由学生任意翻阅;其次,学校还净化了环境,学生更懂得珍惜,懂得文明。开放式图书馆两月多来,没有丢一本书。中午、下午放学的时候,如果你来看望孩 子,一进学校,就会听到悦耳的琴声。那种感觉很美妙。
记者:您一直提倡提高师生的幸福感。除了学习以外,厦门六中还为孩子们创造什么样的校园生活?
刘卫平: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对教育的热爱,来自教育研究。我认为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实干精神加教育研究,实实在在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并做一些理念上的引导,书才可能教得有味道,工作才有乐趣。否则,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职业的倦怠。
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这是现实。我们首先力图在课堂教学上做一些探索,让学生学得轻松一点,参与度大一点,唤醒学生学习主人的意识;其次,在习惯 教育上下工夫。有好的习惯,学习就会很轻松,人的幸福感会大大增强。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其实是学习习惯在作祟,关键是学习时间里的有效学习。我历来 主张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关键是把平时的功夫做足,不敷衍老师,更重要的是不敷衍自己;第三,增强学生发展的选择性,真正把校本课程开好;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文明六中、创造六中、艺术六中、书香六中、国际六中、幸福六中是我的追求。
做教育不能太功利,功利是教育最大的敌人。做教育不能今天做了什么明天就要看到效果,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它需要教育者精心地培土、施肥、浇水、除虫,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如果社会对教育能多一些理解、宽容,教育工作者的幸福感也会大大增加。
特色立校让孩子们一生受用
记者: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您眼里的厦门六中精神内核是什么?六中发展的“生命线”又是什么?
刘卫平:六中的精神核心是 “精诚团结、顽强拼搏、敢为人先、永不满足”。它鼓舞着六中人走过了近60年,在未来的道路上,它还将鼓舞六中人继续前进。
以我的理解,六中的发展一是紧紧抓住教学质量,高、中考稳中求进;其次,让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每一个人都能做事,有才的人能做大事,没德的人 会坏事,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这些基本道理要让学生懂并且践行;第三,把六中的特色做好,特色立校,会给孩子们一生受用的东西。
记者:记得您说过,在六中,您每天都被教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除了敬业的教师队伍外,您认为厦门六中的发展还有何优势?
刘卫平:是的。六中教师对我是一种鞭策,是一种动力,也是我做好六中工作的基础。六中目前有特级教师7名,还有专家型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一大 批,和任何一所学校相比,师资队伍毫不逊色。我先后听了150多节课,的确不错,这应该是六中最大的优势。只要六中的每一个人坚持六中的核心精神文化,以 新的课程理念引领,实干几年,六中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记者:听说最早的六中只是一所只有两个班的补习学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学校现在的规模如何?
刘卫平:可以说,六中走了一条超常规发展的路,由两个补习班的学校发展到高初中100个班的规模,让人惊叹。六中的发展得益于走了一条特色发展的路,得益于厦门特区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前几任校领导的正确选择,得益于六中人的拼搏精神。
记者:听说您来六中后,把在集美中学的好习惯带到了六中,就是每周一晚上坚持和高三学生谈心,学生们反映很好。那么,六中今年的高考成绩如何?
刘卫平:和高三学生谈心是我坚持了多年的做法,其好处一是可以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二是通过校长的身份给学生传达鼓励;三是解决一些学生的实际问题。不过要纠正一下,和学生谈心是从第二学期开始,因为高三的下学期学生的问题比较多。
今年六中高考本科生上线已达93%,本一线比去年增加26名。从出口和入口看,还不错。刚听到一个消息,庄斐雯同学已被北大录取。
成绩的取得缘于上任校长,缘于高三的全体教师,缘于懂事的孩子们。
记者:明年,厦门六中将迎来60周年校庆。这意味着六中将开始新的征程。怎样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您是否有新的思考?
刘卫平:六十一甲子。六中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在此之际,学校应该好好总结60年办学经验,好好挖掘六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有一点,就是六中的精神不能丢,六中的特色不能丢,而且要发扬光大。
我在思考:六中的特色怎么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不是几个人几十个人做,而是几百人几千人的参与,让它真正成为厦门乃至福建的教育名片;六中的文化 怎么做出六中的味道;六中怎样突围,让老百姓更加信任;六中的教师怎样更优秀、更幸福,脸上多有灿烂的笑容;六中的孩子怎样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不仅是学 业有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力更突出。
任务很重,责任很大。我尽我心,我尽我力,和六中同发展、共荣辱。
导报记者 魏文/文 张向阳/图

- 院校动态
- 招生计划
- 学校答疑
- 中考资讯
- 分数线
杏坛结硕果,桃李报佳音。在龙岩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练、师生的共同努力,龙岩体育运动学校2025年职教高考成绩再次取得新突破,创历史最好成绩!今年龙岩体育运动学校考生本科上线6人,包揽福建省职教高考体育类前四名,在上线人数和总分排名上都再次创佳绩。
福州对外贸易职业中专学校喜报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是公办国家级重点职校、福建省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中等职业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青海杯-黄炎培职业教育” 优秀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泉州市心理健康特色校等荣誉。我校航空服务专业辐射能力强,学生参加政府各大活动的礼仪服务工作,并以端庄的仪表,良好的素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就业前景好。现招收2025级航空专业学生,集中面试方案如下:
福建省鹭岛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高职分类考试升本喜报!
喜报|本科上线526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在2025年福建省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再创佳绩!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在2024年护士职业资格考试 2025年福建省高职分类招考再创新高!
漳平职业中专学校2024级新生开学流程
莆田艺术学校2024年秋季开学致学生及家长们的一封信
安溪陈利职业中专学校2024年秋季中职24级新生入学须知
福州旅游职业中专学校24级新生必看!入学指南来啦~请查收!
连城县职业中专学校2025招生计划
长汀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
仙游华侨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
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船员开班计划
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开班计划
福建省诏安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
漳浦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综合高中、中职招生计划
福建省龙海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
漳州第一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计划
霞浦职业中专学校2025招生计划
明溪县职业中学2025年学校答疑
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答疑
福建省新华技术学校2025年招生问答
龙岩市农业学校2025年招生问答
东山岛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问答
安溪茶业职业技术学校2025年招生答疑
福州财政金融职业中专学校2025年招生答疑
泉州艺术学校是中专吗?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泉州艺术学校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模式。通过引入数字化教学、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手段,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那么,泉州艺术学校是中专吗?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整个校园弥漫着浓厚的艺术氛围。无论是走廊上的艺术画作、雕塑作品还是教室内的装饰布置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这种环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那么,泉州艺术学校什么时候开学?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泉州艺术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那么,泉州艺术学校要怎么报名?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5年福州中考普高线、排位出炉!附5年普高切线对比!
福建考生注意!中考成绩即将公布多地已明确查分时间一起来看——
2025福建省各地市最全中考招生计划(持续更新中)
2025年福建省各地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及入口!
截至目前,福建各地中招普高最低录取分数控制线暂未公布,一经公布,本站将第一时间发布福建省内9个地级市及1个特区的中考切线,助力每一位学子精准定位,迈向心仪的高中校园,敬请关注!
2025年福建9地市中考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2025年中考已于6月21日顺利结束,福建中考网在此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今天(6月19日)2025年福建省中考首科语文开考,考生们奔赴考场全力以赴书写青春答卷。刚刚,中考作文题出炉了!
6月19日上午8时30分,2025年福建省中考顺利开考。全省报考人数共计104.2万人,其中,九年级51.6万人、八年级52.6万人。全省共设91个考区、632个考点、18768个考场,共抽调考务人员约8万人。上午考试科目为语文,考场秩序井然。
九载寒窗磨利剑,六月沙场试锋芒。2025年我省中考将于6月19日至21日举行。为了给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确保考试安全平稳有序进行,特作如下提示:
2024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为 482分。这一分数线是全市中考考生数前一定比例(通常为70%左右)的最低成绩划定的,作为考生报考普通高中的最低门槛。
厦门市的综合高中班是在中职学校开设的普高课程班级,其录取分数线通常低于普通高中,但高于部分民办普高。根据2024年的录取情况,厦门三所公办中职学校的综合高中班最低投档分如下:
2024年厦门市中考定向生最低录取分数需根据招生学校普通生最低投档线确定,最多可降至该线下25分,但实际降幅因校而异。具体分数线如下:
2024年厦门市中考普高切线及普通高中最低投档线情况如下:
福州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通常根据福州市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最低投档控制线下调一定分数划定。例如,2024年福州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1.5分,这一分数线是根据福州市普高(含综合高中班)最低投档控制线501.5分下调60分划定的。
福州市3+4中本贯通有哪些学校?录取分数线多少?
2024年福州市中综合高中班录取分数线
2024年福州市中考普高切线及普通高中最低投档线
2021年福建省中考于6月25日至27日举行,此前,经过两年的准备和过渡,2021年起全省初中毕业生全面实行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案,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2021年部分地区的中考时间已经确定了,不仅学生们都在把握时间努力在剩下的日子里创造奇迹,家长朋友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们加油打气。在中国,中考和高考都是很重要的,都是孩子们的新的起点,所以家长和学校老师都很在意中考分数线,现在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根据往年情况对中考分数线以及最低分数线做出了预测,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2021年中考分数线是多以及2021年中考最低分数线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