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1年福建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4.九年级(2)班历史兴趣小组编写的历史课本剧中,有一场景如下:1695年的某天,英国国王亲自拟定并颁布征税法令……
对该场景小历和小史有不同的看法(如图),你认为谁的看法是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小历(或小历的观点)错误。因为1689年英国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许可国王不得征税,而课本剧中“国王亲自拟定和颁布法令”是不符合史实的。
点评:辨析题,一是辨(指出)错误知识(或观点),二是析(说明)错误所在,许多地区的辨析题不规范。本题符合要求,精心创设的情景也是允许的,将学生置于历史情景中,巧妙地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判断、辨析能力。
注意:辨析题只要求指出错误并说明“为什么” 错(知道错误所在)即可,说明不要求展开、论述等。
(四)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厦门与台湾当局控制的金门隔海 相望,最近距离不足四千
米,当你参加“金门一日游”时,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海的两边,各
竖立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这边写着“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那边写着
“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材料二:
(1) 宝岛台湾在历史上曾被哪两个上殖民国家侵占过?
(2) 比较材料一中两条口号的共同之处。
(3) 举出中国政府实践“一国两制”构想的两个成功事例。
(4)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中华民族的利益曾经实现过几次合作?今天的再度握手对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有何积极的意义?
答案:(1)荷兰 (2)统一中国 (3)香港、澳门的回归 (4)两次,答案能围绕“有利了解,增进共识,有利统一”等有关内容的给分。
点评:该试题切合时政热点,社会关注问题;体现史学的教育功能,反映历史为社会发展、政治进步与改革服务的历史教育思想。材料新颖、生动,贴近社会生活;4个问题之间有内在联系,且问题之间有一定的梯度,难易适中,第4问体现一定的能力要求,是本题的重要亮点。
(五)综合题
1.“福州十大名片”评选活动在市民中引起极大反响。结合“福州十大名片”(20进10)选票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链接:
福州十大名片选票(20进10) 排名按笔画顺序
01三山两塔02三坊七巷03马尾船政04东南汽车05寿山石雕
06评话07严复08佛跳墙09青云山10昙石山文化
11林则徐12闽江公园13闽剧14海交会15黄乃裳
16脱胎漆艺17温泉18鼓山名胜区19福州熊猫世界20榕树
(1) 选票中的哪一张候选名片是史前时期闽文化的典型代表?(2分)
(2) 如果你参加投票,你会选择“严复”、“ 林则徐”、“黄乃裳”三张候选名片中的哪一张进入“福州十大名片”,请从历史角度写出选择理由。(4分)
(3)为了宣传选票中的候选名片,请你为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两种活动形式。(4分)
点评:该题结合前一时期福州评选“十大名片”热门话题,创设类似真实情境,通过体验方式,考查了乡土历史的重点知识。形式新颖、设计巧妙,在重点知识与热点结合的背景下,将乡土历史与教材叙述的历史很好地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等能力。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现实,激发其爱乡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尤其是第(3)问为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两种活动形式,立足学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对如何开展乡土历史教学以及乡土历史试题的命制也具有指导意义。
2.某班同学开展“新航路的开辟”主题探究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世界上第一个地球仪(1492年)
(1)上图反映的内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什么条件?
[方法探究]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殖民侵略。对殖民主义的评价,李明和林红产生了分歧(见下图)。
(2)全面、客观地评价殖民主义的方法是什么?
[学以致用]
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3)举出清朝以来我国与世界联系的经验或教训的一个例子,验证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心要性。
评析:该题通过一个一个步骤引导探究历史问题,通过提示学生运用学习方法的设计,联系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这是中考试卷在这方面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体现。
上一篇 返回列表
更多相关内容
- (2017-02-21) 2017福建中考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公布
- (2017-02-21) 2017福建中考大纲考试指导意见印发通知
- (2016-04-26) 2016福建新增15所二级达标高中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历史大纲(附模拟题及答案)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地理考试大纲(附模拟题及答案)
- (2016-04-26) 2016福建中考化学大纲(附模拟题及答案)
